屈红林教授莅临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指导 详解教改课题的选题与申报

发布者:gly001发布时间:2025-09-25浏览次数:113

本站讯(通讯员汤婉婷)9月24日下午,体育学院屈红林教授应邀来到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美容医学院),为我院教师带来一场以“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的选题与申报”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旨在提升我院教师把握教改课题选题与申报方向技巧,进而推动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向更深层次发展。

讲座伊始,屈红林教授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切入主题,首先剖析了科研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两种现象,迅速引起了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随后,他围绕如何从“无问题”状态过渡到“精准定位问题”,以及从“无头绪”状态转变为“清晰梳理思路”,对教改课题的选题与申报全过程进行了细致入微、层层递进的深入剖析。

选题:锚定热点痛点,厘清课题边界

屈教授指出,教改课题选题应紧扣教育热点,挖掘教学痛点,确保研究实用可行。他区分两类课题差异:教育改革课题侧重“怎么做”,解决教学实践问题,注重行动方案与实践检验;教育规划课题关注“为什么”和“如何布局”,偏重宏观战略与理论探索。课题命名需遵循“规范、精准、有吸引力”原则,突出关键词,使名称成为吸引评审专家的“第一印象亮点”。此外,屈教授还介绍了利用AI工具(如DeepSeek)优化申报材料,提升专业性与表达质量。

申报书撰写:逻辑架构与细节雕琢双管齐下

紧接着,屈教授剖析申报书“立项背景、研究内容、目标设定、实施方案、创新特色、预期成果”框架,要求各模块紧扣主题、杜绝空泛。研究内容需细化,构建“发现问题—提出方案—实施验证—效果评价”闭环,用思路图呈现逻辑;研究方法需明确“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的应用场景及其作用;研究基础需整合团队资源,突出课程建设、硬件支持等条件;创新特色提炼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价值,避免敏感表述,注重自圆其说;实施计划需具体可行(≥24个月,分4阶段),阶段任务要精准到具体动作。

收官:以“打磨”与“心态”决胜申报

最后,屈教授强调了反复修改打磨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团队内部交叉审阅,跳出思维定式,注重细节完善,并保持平和心态,将每一次申报尝试都视为宝贵的经验积累。

整场讲座内容饱满、针对性强、讲解生动。屈红林教授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清晰的思路,为我院教师破解了教改课题申报中的诸多迷思,提供了清晰的操作路径增强了我院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研究、成功申报高级别教改课题的信心与能力。

一审:汤婉婷

二审:易金金

三审: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