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是我校“学科专业建设继续推进年”和“质量提升年”,我院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在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做了以下主要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健全制度 规范管理 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1、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落实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
我院通过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教授委员会专题研讨和年度教学工作大会,树立了质量立校,管理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以本科教育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引导,以师资建设为主体,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构建和完善教学运行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努力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切实落实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 ,院长是其职责范围内保证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第一责任人。我院围绕学校的总体目标,制定了2010-2011年度教学工作计划,重在落实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实验室建设规划。每周召开一次院班子会议,重点研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教学工作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和督查制度,加强教学过程管理。院领导坚持定期听课,每学年每人在10次以上,及时了解教学情况,更好地推进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经费的使用优先考虑教学方面的需求,确保教学业务、仪器设备等方面的费用支出。增加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改革、教材建设等教学专项经费,尤其是提高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切实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
2、发挥教授委员会的作用,推进教授治学的良好局面
我院现有教职工35名,专任教师21人,正高职称5名。2010年成立了本院教授委员会,有力地促进了本院的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激发了教授治学的积极性和教师参与学院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浓厚了教学、科研及其团队建设风气,推动了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我院教授委员会认真履行对教学改革、建设和发展中有关重大事项的审议、咨询、建议和监督执行的职能,进一步发挥教授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审议通过了我院发展规划、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及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事项,评议、推荐了教改立项、教学方面的优秀成果及各类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审议通过了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积极发挥专家教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领军作用,本年度安排了他们进行公开示范教学、科研学术讲座等活动。
3、加强教学基层建设,有效保证教研室的高效运行
教研室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组织体系中的基层教学组织,是教学、科研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也是学校学术研究、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最基本单位,学院的许多具体工作要通过教研室这个平台贯彻实施。因此,教研室的建设与管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整体办学水平。我院设有美容医学人文教研室、美容药物与化妆品学教研室、美容中医学教研室、美容外科学教研室、美容皮肤学教研室等5个教研室。各教研室制定了教研室建设规划和教研室主任等制度,从而有效保证教研室高效地运行,提高教研室的整体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我院教研室十分注重教学中的“过程性”环节,包括每学期初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案讲稿的检查、不定期听课、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学生座谈会等;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的讨论,开展集体备课,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交流和新思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加强教学运行管理,提高美容医学教育教学质量
1、健全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管理队伍
(1)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我院制订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如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定期研究专业教学工作的制度、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行课程教学状态评估制度、教学检查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制度等,为质量监控提供了基本依据。实行主干课程课程负责人制度,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采取“三期检查制度”(期初检查、期中检查、期末检查)和“三评(领导评议、同行评议、学生评议)制度”。建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教学质量管理小组,通过教学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等形式建立起教学信息反馈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确保了教学工作有序规范地进行。
(2)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我院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章的各项制度,重视教学过程的环节管理,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通过开展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领导和同行专家听课,学生信息员反馈,校院两级督导检查以及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及时掌握教师在各个环节的教学实际情况,并通过相应的渠道查找所存在的问题。
各教研室根据培养方案编制的各专业学期执行计划,课表一经确定后,不得随意调、停(开)课程或取消某些教学环节,如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和调课补课的要求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考核,分理论课、实验课和其他教学工作,主干专业课教师均能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
(3)考试工作
我院积极做好考试工作,从考试时间和监考人员都做了精心安排,教师在监考时严肃认真,巡考人员检查到每个考场,做到监考时有考场情况记录、考试巡视记录等。在学生中开展了学风督察,校纪教育,努力培养学生严谨诚实,勤恳好学,文明守纪,团结奋进的精神,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考风。教师在试卷出题时注意保密制度,同时制定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阅卷实行流水评卷。试卷各项文档齐全,保管完好。
(4)教学管理队伍状况
我院教学管理人员有6人,均受过医学专业和管理专业的大学教育,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管理人员工作认真安心稳定,能够满足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
2、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平台,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
为确保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我院建立和完善了本科生导师的遴选机制。遴选导师时不仅要重视其学术科研水平,更要看重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一贯表现。在进行考核和遴选时,克服重业务、轻政治,重能力、轻思想的做法。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平台,倡导教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导师言传身教,解决大学生遭遇到的各种疑惑,对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开展全面的教育和引导。导师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在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热情耐心地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专业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尝试。导师们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热点问题讨论、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给了学生有益的启迪和帮助。在工作中,一些导师们发现个别学生交流沟通能力不够,缺少远大理想抱负,学习缺乏主动性等问题,利用各自的年龄、专业特点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育人方式,给了学生有益的指导和启发。导师们还通过与学生个别交流、电话、短信、QQ等方式,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导师制的工作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增进了同学间的交流,学生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有了知心人。
三、推进教学建设与改革,突出美容医学的专业特色
我院2010年的教学建设与改革工作以“创新、规范、提升”为主题,切实抓好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本科专业的建设、教学改革的研究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教学工作任务。
1、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专业培养方案
我院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我校《关于修订2011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备创新思维的应用型美容医学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1)以“必需、够用”为度。本专业毕业生从事美容医学工作,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减少医学基础课、医学临床课的课时数,以“必需、够用”为度,教学内容除了讲述与医学美容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相关常见疾病的知识以外,教学重点是要保证前后课程知识的衔接。
(2)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实行“平台+模块”的专业培养模式,注重将专业特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不断完善特色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力求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覆盖面,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竞争力。以美容皮肤科学学、美容外科学、中医美容学、美容牙科学等课程构建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3)调整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训内容比例。本专业学生重点要掌握医疗美容操作技能,通过适当增加专业实训课比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参照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如高级美容师培训),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现状的综合性技能型人才,保证校内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我院从入学教育开始就着手向学生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宣传教育,在入学教育中安排有影响的专家和教师,对学生举行美容专业教育的专题辅导讲座,介绍学科的发展、专业的由来及就业的方向;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各班开展才培养方案的学习和讨论,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标;教师在开展导师制工作中进一步与学生沟通交流,解答在学习中的疑惑。通过以上宣传教育,使学生清楚了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主干课程、教学进度以及今后工作的方向。
2、按就业工作能力的要求编写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行为的纲领性文件,是培养方案的具体体现和落实,是组织教学、制定授课计划、编写教材(讲义)以及教学质量检查的主要依据,也是课程建设和课程评估的重要内容。我院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完成了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具有以下5个工作特点:
(1)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注重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交叉,减少与其它课程的重复。
(2)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编排的合理性,深度、广度和难度符合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注重知识、技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科学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研究相结合;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3)鼓励对基本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时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探索,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水平。
(4)将教改、科研成果或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如吴正平主持的《科研反哺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以医学“三理”课程为例》省级教改课题成果,已在《美容药物与化妆品》课程中运用,发表了教改论文“高校科研反哺教学的途径”。
(5)经教授委员会批准执行的教学大纲,所有任课教师都能认真遵循,并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备课、安排教学进程和授课。
3、以重点学科建设促进美容专业建设
我院现有临床医学(美容医学方向)和医学美容技术两个本科专业,一个医疗美容技术专科专业,在校学生733人。2008年“医学美容技术专业”荣获省级特色专业。由院教授委员会讨论研究确定了专业负责人,临床医学(美容医学方向)由陈翼负责,医学美容技术由刘长征负责。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和专业特点,制定了专业建设方案。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三个结合。
一是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科研课题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增强其学习专业知识的内在动力。同时,以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教学带动科研,科研反哺教学,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王向义主持的“医学美容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省教改招标课题和吴正平主持的“医学美容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省教育规划课题,对医学美容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制定了“宜春学院医学美容技术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二是坚持是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实行“平台�模块”的专业培养模式,注重将专业特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不断完善特色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我们根据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力求拓宽学生专业知识的覆盖面,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目前,我们已初步构建了由美容皮肤治疗学、美容医疗技术、中医美容技术、美容外科护理学、美容牙科技术等课程组成的专业课程模块,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专业实训课比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医疗美容操作技术,参照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调整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努力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综合性技能型人才。
三是坚持学科专业建设与美容医学重点学科相结合。美容医学教育作为美容医学省级重点学科的研究方向之一,其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是否有特色,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为此,我们把社会需求作为专业设置、课程建构和教学设计的导向,从人才的岗位需求出发,分解出相关的能力指标,在此基础上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以“必要”和“够用”为原则,确保我们的课程结构和专业教学能够适应社会对美容医学专业岗位的动态性需求。
4、以精品课程为示范带动整体课程的建设
课程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基础性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对于建构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坚持把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项基础工程建设,由院教授委员会讨论研究确定了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编写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的建设计划。课程建设的目标要与学科专业的整体目标一致, 服务于学院的整体定位。
目前我院承担了19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其中《美学与医学美学》为省级优质课程,《美容药物学》为校级精品课程,《美容皮肤科学》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通过一类课程的建设带动了其它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在课程建设中起到示范推广作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整合教学资源, 优化课程结构。在课程建设中优化课程结构就必须构建系列课程, 必须从对课程局部的优化上升到整体优化, 通过对相关课程统一规划, 组建一批系列课程。整合教学资源既是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的客观要求, 也是追求教学效益、深化内部管理与教学改革的需要。要把有限的教学资源作最合理的优化重组, 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在对课程布局进行调整的同时,要以学科的综合与交叉, 课程的综合与特色为基础, 淘汰小而弱的结构, 重构厚而宽的平台。
(2)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 实施课程建设跨越式发展。精品课程是主干课程与特色课程中最重要的课程, 它们对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形成人才培养特色起引领作用, 为其它课程提供示范与条件上的支持。我们在精品课程上下大功夫, 在原有的基础上分期分批聚合式投入,将教学研究、改革、建设融为一体, 落实到课程中。
(3)建立课程评价网络系统, 做到课程评价及时性、公开性。现代网络评估系统是建立在现有的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基础上, 进一步信息化。对课程评价可以激发教师珍惜集体教学的荣誉, 有利于教研室实行“传帮带”活动的开展, 有利于年青教师教学业务上的进步。
5、大力开展美容医学教育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我院以“美容医学”省级重点学科研究为平台,围绕美容医学整体学科的体系结构和美容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注重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本专业专任教师近年来的科研成果主要有:
(1)专任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11篇,其中核心期刊5篇(CSCD期刊4篇)。
(2)主持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究课题11项(其中招标课题1项,教育规划课题3项),已结题6项。市级、校级及其他课题2项。
(3)主编出版学术专著2部。
(4)2010年我院被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授予“美容医学学科建设建设先进单位”;王向义获得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授予的“美容医学学科建设贡献奖”。
6、积极参与美容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的编写
为促进美容医学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我院积极支持教师参与美容规划教材的编写。200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以彭庆星教授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的18部美容医学专业教材,本院教师主编了其中的2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副主编或参编6部。201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13部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本院主编了其中的3部规划教材,副主编3部,参编4部。同时,还主编了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美容局部解剖学》。这些教材的编著、出版,为美容医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加强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程。为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临床操作技能,建立一支梯队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教学团队,我院制订了“美容医学院2006-2010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1)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美容医学专业教育要求专业教师既具有医学美容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必须具备“双师型” 素质。通过聘任教学实训基地的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程的兼职教师,或选派教师到教学实训基地培训、进修等方式,增强教师的实践技术能力,逐步构建了“双师型”的教学团队。
(2)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短期培训进修、横向科研合作、以老带新、在职读研以及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教学与科研能力。
(3)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由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中划拨专项经费或通过自筹经费等方法,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使他们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专业发展的趋势和进展,不断以医疗美容技术的最新成果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已有80多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4)加强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我院于2010年12月份开展了第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技能比赛,全院10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比赛,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通过比赛,浓厚了教学氛围,激励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四、注重实践教学管理,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我院注重实验室建设和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努力培养美容技术操作熟练的应用性人才。设有7个二级实验室与美容专科门诊部,实验用房面积达5000M2。实验仪器设备投入达600多万元,购置了单波长血管治疗激光仪、光子嫩肤仪、二氧化碳激光机等先进仪器设备,实验教学条件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满足了实验教学需求。被市科技局授予“宜春市美容医学工程技术中心”。
1、建立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
本专业制订了完整的实习计划,分为临床医学和美容医学实习计划和大纲,实习时间分别为9个月。美容医学实习强化校企合作,确保学生毕业后即可上岗,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顶岗实训,做到工学结合。
为保证实习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毕业实习的教学效果,我院制订了“加强实践教学工作暂行条例”、“ 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及管理规定”、“ 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以及“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等制度。通过每年召开一次的实习基地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开展实习基地建设的研讨,交流实习教学管理与实习带教的经验。在学生实习之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强调实习的重要性、怎样进行实习与实习要求和纪律。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定期组织专业教师赴各教学基地对实习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及专业技能考核,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目前,与我院正式签约的实习基地有42个,2009年南昌佳美美容医院成为我校附属美容医院。
2、强化实验教学的管理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制定了美容专业实验操作技能考核评定标准,在学生实习前和毕业前分别对其进行技能考核,以此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实验室设有使用情况记录,如设备台账、使用记录本和维修记录等。
美容医学人文实验室配有心理咨询系统实验软件,美容外科实验室配有美容设计实验系统软件,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
主干课程使用的实验教材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美容医学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并根据实验要求制订了实践教学大纲,内容包括课程的定位和目标、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课程的教学进度和学时分配、课程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等。
我院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使我院本科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取得更多、更好的优异成绩。
美容医学院
2011.06